风险提示
-
文博讲解不能“假俗乱”
导游讲解有助于游客了解历史典故。导游煞有介事地说。阴面则是‘阿飘’(鬼)走的路。讲解渲染封建迷信、随意歪曲历史、传播低俗内容。完善文博讲解标准...
信用中国 | 2025-09-15
-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保护数据权益 六件指导性案例公布
2.《某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指导性案例263号)是一件涉网络平台关联账号服务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本批...
信用中国 | 2025-09-08
-
诚信经营才有“回头客”
确保每一条投诉都能得到快速响应与有效处理。刻意设置两份不同价格的菜单。某地一家火锅店被爆出使用两份价格不同的菜单招待客人。降低游客维权成本。用...
信用中国 | 2025-09-01
-
“买新退旧”调包骗局、“高价挂卖”虚假交易……从平台“薅羊毛”,哪些行为是禁区?
为了不被平台监测到异常退货行为。刘某累计进行虚假调包退货100多次。利用正品平台7天无理由退货的政策。将商品在某平台加价后进行出售。也有犯罪分...
信用四川 | 2025-08-25
-
点击链接领“3600元育儿补贴”?这类短信是诈骗
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即可领取3600元补贴。领取育儿补贴。育儿补贴政策的出台。但诈骗分子也把主意打到了育儿补贴上。的类似短信或链接。
信用四川 | 2025-08-18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一旦背债人无力偿还贷款。职业背债。职业背债人。将相关债务和风险全部转嫁给背债人承担。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
信用中国 | 2025-08-11
-
【全民反诈在行动】防范电信诈骗 守护老人“钱袋子”
信用中国 | 2025-07-18
-
玩“文字游戏”的商标该管管了(金台视线)
因商标具有误导性、欺骗性而购买商品后。商标有注册商标与使用商标之分。椰子水……一些商标名称误导消费者。这样误导消费者的商标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欺诈...
信用中国 | 2025-07-11
-
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上当受骗
在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内部信息。内部信息。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近年来各高校录取情况等。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网...
信用中国 | 2025-07-02
-
公安机关发布20个防诈关键词
诈骗分子通常以刷单做任务为由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诈骗分子通常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换为购物卡。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将手机与银行卡贴靠。在刷单诈骗中...
信用中国 | 2025-06-26
-
当心!直播拆盲盒围猎未成年人
‘抓猪’就是在直播间拆卡。这个主播仅拆了4包、20张卡。直播间拆盲盒鼓吹可以抽到稀有卡牌。孩子们为何痴迷主播代拆盲盒。在直播间购买了主播承诺必...
信用中国 | 2025-06-19
-
@高考考生和家长 别带违禁物品、勿信“押题”
散布高考相关虚假信息。高考押题卷。诱导考生、家长购买所谓的。 高考是国家教育考试。 部分商家利用一些考生、家长的投机心理。
信用四川 | 2025-06-09
-
莫掉入“AI押题”的焦虑陷阱
商家所谓的。AI押题。实际上只对比了题型和大致考查方向。考生与家长难免紧张焦虑。押题卷。
信用中国 | 2025-05-30
-
职场新人挂名“董监高”,是陷阱不是馅饼
职场新人之所以容易成为企业挂名套路的围猎目标。新入职员工挂名担任。解除挂名需要走变更登记程序或诉讼程序。诱骗新员工挂名担任。相关部门也应针对挂...
信用中国 | 2025-05-20
-
面对平台消费陷阱,不能总靠消费者斗智斗勇
在共享单车等平台消费时。其实针对自动续费等消费陷阱。面对平台的消费陷阱。消费者维权难度很大。等消费者遭遇套路想要维权时。
信用中国 | 2025-05-12
-
小女孩加“明星”好友,小心被骗!
在此类冒充明星的律师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自称是明星的律师。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身份、共享屏幕等手段实施诈骗。并让她引导妈妈对着手机进行人脸认证。...
信用中国 | 2025-04-30
-
内部指标”“证书挂靠”都是坑 警惕各种“求职陷阱”
王群提醒求职者。他建议求职者通过企业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核实招聘信息。求职者小王轻信。通过伪造合同、虚构资质等手段实施诈骗。凡是在招聘过程中以报...
信用四川 | 2025-04-22
-
数字货币警惕“四个陷阱”!
数字人民币推广有偿招募。还有数字人民币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不法分子借数字人民币名义虚设。数字人民币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并被诱导下载仿冒数字人民...
信用中国 | 2025-04-15
-
深陷“理财”陷阱不自知,民警耐心唤醒“梦中人”
这是典型的‘投资理财’诈骗。民警向W某深度分析诈骗手法。的W某对骗子。的W某唤醒。虚假投资理财。
信用中国 | 2025-04-08
-
共筑气象安全防线,绝不允许谣言“搅动风雨”
气象谣言危害大。作为守护网络空间清朗的网警。编造传播气象谣言。频繁的谣言传播会削弱公众对权威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的信任。网警提示。
信用中国 |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