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根基,纳税信用则是衡量其信用资产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南宁市税务部门通过提升服务质效、开展个性辅导等举措,引导市场主体将诚信纳税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以信换贷、以信促优”的发展新格局。
“金字招牌”为企业增底气
“桂花表”是南宁手表厂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传统上链手表,而经过54年的发展,南宁手表厂现已转换赛道专注生产高质量机芯,走出了转型升级的变革之路。如今,南宁市手表厂生产的机芯远销海外,最高年产量约100万块。作为纳税信用评级“10连A”企业,办税人陶女士开心地说:“公司凭借这份纳税信用优势在竞争中赢下了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还能享受税务部门提供的政策辅导、调整发票用量即时办理等便利化服务措施,稳住了手表装配车间生产的‘大后方’。”据统计,近两年该公司通过“一对一”辅导享受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各项税收优惠减免约27万元。
同时,纳税信用评级也是企业依法纳税、合规经营的最佳“见证者”。广西华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感慨地说:“我们2014年建成投产,从升级制粒车间、完善质量控制室、对成品车间等生产环节开展升级改造,到如今最高年产值达到8.7亿元,很多项目的建设都少不了‘10连A’的纳税信用评级带来加分优势。”
在广西舒雅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打包装箱的护理产品准备经钦州港发往东南亚国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个人护理用品生产企业,为多个国内外品牌提供产品。
“去年我们全力开发海外市场,并成功拓展2家新客户。得益于优秀的纳税信用等级,我们在办理涉税业务时可以享受‘容缺办理’‘优先预约’等服务,尤其是‘管家辅导’,2024年公司累计享受约1466万元的出口退税额,平均1天就能到账,大大减轻了经营压力。”该公司财务人员李女士笑言。
“以信换贷”为企业输活血
一件实木制品销往国外可增值10倍以上;种植经济木材不仅让村里荒山披上“绿衣”,还让“村GDP”翻倍增长……宾阳县依托优势气候与地理环境,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用“一根木”撬动了百万产业的经济价值。
走进宾阳县某木材加工厂的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穿梭,生产井然有序,整个生产流程基本实现数字化自动控制。“成本减少、产能提升、能耗减少,这就是木材加工升级改造带来的变化。”企业负责人李先生介绍道,“2024年公司被资金缺口‘卡脖子’,税务部门为我们推荐了银税贷,获得600万元的贷款。”
随着税务诚信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纳税信用不仅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敲门砖”,更是企业融资活血的“金桥梁”,广西某涂料公司的负责人零先生正是借力纳税信用评级“诚”风启航,迈出了产品销往海外的第一步。
马山县税务局主动与银行开展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共享,在确认广西某涂料公司符合“企税贷”申请条件后,将纳税信用转化为120万元授信额度的“融资信用”,全力护航企业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拓展市场的“出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