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四川自贡)官方网站!今天是:

信用中国(四川自贡)

credit.zg.gov.cn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深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三农”沃土

来源 :信用中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10-22 09:09 打印

秋分时节,江苏大地稻菽金黄、果蔬飘香,一派“鱼米之乡”的丰收景象。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图景背后,涌动着金融“活水”对“三农”沃土的坚定滋养。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信用+联动”,构建协同共进工作格局

秉持“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工作思路,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牵头省级政府部门印发《深入推进江苏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持续推进涉农信息采集与“三信”(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机构改革后,该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出台《关于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与管理全覆盖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地市分行与县域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明确市县农信体系建设沟通协调机制和具体内容,统筹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保障农信体系建设不间断、求突破。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引导13个设区地市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构建农村信用体系“部门联动+市县联动+系统联动”的纵横联动工作机制和“政府部门+基层组织+金融机构”三位一体信息共享机制,筑牢信用体系根基。同时,指导各地市分行将农村信用体系工作融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和江苏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等地方政府重点工作,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工作循环机制。

“信用+平台”,推动涉农信息共享与价值转化

借助部门间数据共享和“铁脚板+网格化”数据采集模式,实现了省内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全覆盖。目前,江苏省农村经济主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累计采集2296.04万农户信用信息2.69亿条,16.47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322.93万条,为全省信贷精准投放提供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

各地市分行也积极探索创新。人民银行泰州市分行推行农信体系建设共建共享“一盘棋”,实现了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生产经营、保险、补贴、司法等信息统一归集和常态更新,运用“定性+定量”的科学信用评价模型,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信农e贷”“粮农贷”“蟹农贷”“兴农产业贷”系列信贷产品,实现信用链、资金链和供应链的“三链融合”,累计发放贷款49.7亿元,信用贷款笔数占比达56.4%,节约涉农主体融资成本超3400万元。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引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升级“信用惠农融资服务”平台和“连新农E贷”平台,构建“信用重建+精准纾困”的金融支持模式,为海产品养殖户向经营特色民宿、餐饮等乡村旅游的产业蝶变转型注入新动能,较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信用+授信”,提升“三信”评定结果“精准度”

让信用成为打开金融服务的“钥匙”。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牵头制定《南京地区信用户、村、镇评定应用工作方案》,联合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涉农区、街镇等多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征信公司,践行新时代“枫桥精神”,搭建信用采集网络平台,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528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4.5万农户“三信”评定工作拉网式全覆盖,打造“南京样本”。

截至2025年8月末,江苏省已有467个乡镇荣获信用乡镇称号,7977个行政村被评为信用村,开展信用评定的农户达1161.89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06万户。

“信用+治理”,提升社会诚信文化“软实力”

以信用体系建设“一根针”牵引基层治理“千条线”。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动地市分行探索“信用+乡村治理”新模式,建立优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公布“三信”称号涉农主体,并建立政策激励、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守信激励服务体系,将诚信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领域。

此外,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指导地市分行推动召开银农对接助力乡村振兴金融产品推介会、“金融助企、融汇邮城”“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专场对接会等多场专题对接活动,引导银行机构做好融资对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将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协同支农体系,进一步促进“信息变信用、信用变信贷、信贷促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