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自贡市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自贡市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0月27日
自贡市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政府、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24〕18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7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0万亩,森林固土能力超154万吨,森林蓄水能力达到4亿立方米;森林粮库食物(以下简称“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18万亩,年产“林粮”22万吨;林业综合产值达到95亿元,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43亿元;森林年碳汇量达到2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储量达到220万吨。到2030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5万亩,森林固土能力超过163万吨,森林蓄水能力达到4亿立方米;“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35万亩,年产“林粮”25万吨;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26亿元,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0亿元;森林年碳汇量达到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储量达到244万吨。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增强森林水库涵养能力
以生态脆弱区、重点流域水源涵养地为重点,采取人工(更新)造林、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营造林技术,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不断提升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
1.实施森林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持续推进森林植被补植补造和山体生态修复。巩固提升“一江两河”绿色长廊工程和釜溪河植绿补绿成果,强化沱江、釜溪河、旭水河等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管护保育等,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到2030年,完成人工(更新)造林8万亩、中幼林抚育3万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区(县)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持续提升森林质量。加强天然林保护,以提高森林质量为核心,编制自贡市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实行天然林与公益林管理并轨,实施一体化保护、分类管控,科学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以富顺县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和荣县高石梯中心苗圃为重点,加大良种基地建设,在稳定现有种植规模基础上,强化林木品种改良,保障良种供给。依托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结合退化林本底调查结果,开展退化林修复工作,推动森林资源培育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提升森林水土保持能力。到2030年,完成退化林修复2万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着力提升森林粮库供给能力
重点布局富顺县、荣县,辐射带动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大力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林产调料等经济林食物,着力构建多元化森林食物供给体系。
3.实施四十万亩油茶提质工程。以巩固发展荣县省级油茶产业园区、富顺县市级油茶产业园区为抓手,建设“规模化基地+精深加工企业+科技支撑+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模式的油茶综合产业园。支持荣县省级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一二三产业链有效融合、集群化发展水平高的全产业经营示范样板,打造“天府森林粮库”高质量发展县。支持贡井区、富顺县、荣县打造油茶现代产业基地。到2030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40万亩,培育1个省级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抓好二十万亩竹笋提升工程。重点在富顺县、荣县等竹笋集中发展区,巩固提升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建设成效,依托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项目实施,坚持低改为主、新造为辅,加大优势笋材两用竹更新力度。强化产业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对外连接道路、生产便道、蓄水灌溉等基础设施,集中力量推动富顺永年竹产业片区、荣县东佳竹产业片区小而精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竹产业示范典型。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加快优良竹种开发利用,加大竹笋培育、加工、产品研发力度,提升竹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支持富顺县、荣县创建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到2030年,提质笋用竹林基地24万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现有林地资源和产业,以贡井区、荣县、富顺县为重点,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林下中药材、林下菇扩面提质工作。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及其林下空间,积极引导业主适度扩大规模,稳固提升石斛、白芨、佛手等林药质量和产量。支持探索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模式,适度发展森林养殖经济。到2030年,提质增产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4万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着力增强森林钱库转化能力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森林经营模式,鼓励就地开展林业资源初深加工,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探索旅游供给新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高质量现代林业产业转化和服务体系。
6.推进森林种植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精准落实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委托经营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各类企业以项目为载体投资经营林业,鼓励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探索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的优质林竹经济林体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7.推动竹木加工业发展。加大对木材加工企业支持,协同推进森林资源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安全化经营,提升木工板、刨花板、指接板等木材产品产能,激活传统木材加工业活力。支持企业开展次小薪材、“三剩物”和废旧木质材料的综合利用,支持疫木定点加工,提高木材资源附加值。推进竹纤维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圆竹、竹编、竹材板等竹材家具产能,大力培育木浆、竹浆造纸产业群。到2030年,全市木竹加工家具等制品制造产值达45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价值转换。大力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品牌,加强森林生态产品推介,打造更多森旅名片。充分利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探索森林研学价值实现。支持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康养人家升级改造,探索康养体验新模式。传承草编、龚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发掘本土文旅资源。支持规范举办生态旅游活动,丰富康养产品和服务内容,大力培育森林旅游发展新业态。到2030年,全市森林生态旅游康养产值达25亿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着力强化森林碳库增汇能力
以富顺县森林碳汇省级试点为重点,加大自然保护地管控力度,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进一步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巩固碳库存量,探索推进森林碳库价值实现。
9.推进森林碳库价值实现。大力实施碳汇森林行动,规范有序引导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加快推进富顺县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科学包装林草碳汇项目,探索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鼓励支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国有林场申报和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不断提高碳汇增量。到2030年,开发及储备林草碳汇项目1个以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健全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体系。高质量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能力,推动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建设项目进入自然保护地的审查监管,严把自然保护地准入审核关。推进自然保护地智慧管理,利用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线索点位核查,提高监管效率。到2030年,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有序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林草资源本底及生态状况。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砍滥伐、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年度林草执法图斑自查率达100%。加强日常巡查,常态化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巡护和野生动物养殖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常态化开展古树名木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到2030年,古树名木巡护覆盖率达100%。(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常态化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完善落实“市、县、乡、村、护林员”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乡镇、国有林经营单位建强火情早期处理队伍,持续深化末端发力终端见效长效机制。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严厉打击违规用火行为,动态消除安全隐患,深化群防群治,及时科学处置森林火情。到2030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鼓励依规整合退化林修复、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等项目,加大松林改造,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不断巩固防控成效。到2030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3.41‰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超过90%。(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天府森林四库”的组织领导,完善“天府森林四库”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部署、落实、反馈、整改、结果的工作闭环。要进一步构建政府引导、金融助推、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强项目包装储备,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林业专项资金。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力量,加大专家指导力度。要加强科普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合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贡市分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