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被曝在页面上疑似使用AI合成“受助人照片”,被质疑诈捐。目前,相关店铺涉事图片和链接已下架。
过去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进入多媒体时代,网民的眼睛更加雪亮。使用AI合成照片,自然难以躲过网友的质疑。该机构回应称,使用AI技术的出发点是保护受助人隐私。无论初衷如何,用AI照片募捐必然让人对受助者的真实性感到困惑和不解。据悉,成都市民政局已对该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指出项目中不应使用AI合成的老人图片,要求立即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公众公开。
这些年来,许多公益组织利用网络平台筹资互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让很多受助家庭逃离了绝望的泥沼,也让爱心得到了撒播。然而,却有一些害群之马采取“骗捐”“诈捐”的方式消耗善良,用他人的善心搭建自己的“发财路”,严重破坏了募捐的公信力,影响了整个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虽然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但由此带来的负面“余温”并没有彻底消除。
使用AI合成图片被网友质疑诈捐,就属于这种“连锁反应”。这种警惕性值得首肯,也值得我们反思。据介绍,该机构于2017年在成都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是一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2022年获评成都市民政局“4A级社会组织”,2023年获得公募资格,确实是做公益慈善的“正规军”。问题的关键是,真实性是公益慈善的底线,在募捐页面使用AI合成照片,又不作清晰标注说明,就不够专业、不够正规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方法有很多,背面拍摄,远景拍摄,局部拍摄都可以,只要事实证明清楚,捐赠者都会献出爱心、伸出援手,没有必要使用虚假的AI制图来吸引眼球,让网民觉得又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信息公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慈善事业是汇聚社会爱心的事业,必须要在阳光下、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爱心不容半点虚假,捐赠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否则就会给善意和诚信带来伤害。我国现行的慈善法施行于2016年,新修改的慈善法将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必将进一步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管,用法治力量涵养慈善募捐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