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四川自贡)官方网站!今天是:

信用中国(四川自贡)

credit.zg.gov.cn

一笔一画显担当 一言一行守诚信

来源 :信用中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8-11 09:03 打印

在统计系统的神经末梢,诚信诚实的数据采撷者们,用脚步丈量城乡,用真诚叩开千家万户的门扉,将散落在民间的经济生活碎片编织成反映国计民生的精密图谱。

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南陂村的刘小兰,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自2021年接手住户调查工作以来,在辅助调查员的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统计人的担当。

一本 “统计宝典”里的诚信进阶史

走进刘小兰的办公室,那排贴着彩色标签的笔记本如同整齐排列的“诚信宣言”,无声却有力地体现着统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翻开内页,工整的字迹不仅记录着业务要点,更镌刻着“诚信诚实 依法统计”的郑重承诺——从20个易漏记错记的账页品名,到农民工监测问卷的15项逻辑校验规则,每一处细节的标注,都是她对数据真实性的执着守护;从“e记账”推广到统计云上线的注意事项,每项操作规范的梳理,都彰显着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的严谨态度。这些被同事称为“统计宝典”的笔记,见证着她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蜕变,更见证着一名统计人对职业道德的躬身践行。

每逢季报期,她的手机便成了“24小时服务热线”,最忙时一天要处理50多条咨询信息,但无论多晚,村民总能收到她带着笑脸表情的语音回复:“别着急,我教您一步步来。”这份耐心背后,是对依法统计原则的坚定贯彻——她不仅手把手指导操作,更反复强调如实填报的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统计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让“诚信统计”的理念深入每位记账户心中。这些彩色标签标记的不仅是知识要点,更是一位基层统计工作者用诚信书写责任、以专业捍卫数据尊严的生动注脚。

从“记账困难户”到“诚信传播者”

记账户张姐在记账时常常混淆计量单位,错将“箱”记成“公斤”,有时甚至误把收入录入为支出。这些刘小兰一直记在心里。为此,刘小兰创新设计“看图记账”教学法——用手机拍摄生活场景,在照片上清晰标注记账科目,手把手帮助张姐建立规范的记账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辅导,张姐的记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做到了零差错,还主动帮助村里的其他记账户规范记账,将这份诚信统计的理念传递给其他记账户。

在入户指导时,刘小兰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您买的每斤肉、家里用的每度电,都是国家了解民生的重要依据。”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她把统计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转化为村民能理解的“大白话”,让“诚信诚实 依法统计”理念深入人心。就这样,她在每一次的访户中,秉着诚信统计的初心,用专业守护每一笔记账数据。

时代注脚里的诚信刻度

在一次例行核查中,刘小兰敏锐捕捉到异常——某记账户3天内出现两笔完全相同的加油记录。通过比对之前记账户的汽油支出,她发现很大可能是记账户重复记账,便立即打电话与记账户进行核实,确认该笔汽油支出是记账户不小心重复操作,记账户在她的指导下,删除了重复的记账项目。这次事件不仅是数据纠错的过程,更是统计工作者恪守诚信准则的体现,同时也让刘小兰赢得了记账户的信赖。

如今,在南陂村的记账群里,这样的对话已成常态:“小兰,我闺女学校让买意外险,该记哪个项目?”“记一揽子教育支出,保单要记得保留好哈。”专业的解读与贴心的指导,让数字因诚信而更具说服力,因温度而更显生命力。

每个数字都是时代的注脚。这些年来,刘小兰用诚信守护数据的鲜活生命,以专业记录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在平凡岗位上诠释着统计人的责任与担当。